武威市博物馆,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宣武街姑臧路25号, [9]成立于1982年9月, [3]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古建筑群展示、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38]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12]该馆占地面积36861.5平方米, [1]建筑面积19821.77平方米。 [13]
截至2024年5月,武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46191件,其中一级文物170件,二级文物283件,三级文物631件。 [13]馆藏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汉简、汉唐木雕、西夏木版画、西夏文文献、明代大藏经、清代水陆画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文物、少数民族文献文书等文物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3]武威市博物馆的藏品总量在省内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在全省14个市(州)居第一位。 [13]
武威市博物馆已被列入“十四五”时期国家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 [13]是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10]、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 [20]2024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14]
- 中文名
- 武威市博物馆
- 地理位置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宣武街姑臧路25号 [9]
- 占地面积
- 36861.5 m2 [1]
- 类 别
- 综合性博物馆 [1]
- 景点级别
- AAA级 [14]
- 投用时间
- 2025-08-04 [9]
- 开放时间
- 9:00-17:00,每周一闭馆 [15]
- 门票价格
- 免费参观 [9]
- 建筑面积
- 19821.77 m2 [13]
- 馆藏精品
- 铜奔马、彩绘漆木鸠、青铜鍑等 [8]
- 藏品数量
- 46191件 [13]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1982年9月,武威市博物馆设立, [9]馆址设立在武威文庙院内。 [21]
2001年,武威市西夏博物馆成立,与武威市博物馆实行合署办公。 [21]
2019年5月,武威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免费开放。 [13]同年11月,根据中共武威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武威市博物馆与武威市西夏博物馆机构分设。 [21]
2020年,武威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3]。
2023年9月,《甘肃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武威市博物馆等纳入国家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 [43]
建筑布局
播报编辑
武威市博物馆占地面积36861.5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地下局部一层,地上三层、局部四层,由主展馆与办公楼两部分组成,建筑面积19821.77平方米,是集文物陈列展览、文物库房、学术交流、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博物馆。 [1]
武威市博物馆主展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面积15751.31平方米,设置有基本历史陈列厅、专题展厅、临时展厅及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用房 [1]。
展出内容
播报编辑
基本陈列
武威历史文物展览
该展览以“河西都会 天马故乡”为主题,诠释了武威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13]该展览以五千年的凉州历史为主线,分为序厅、文明华彩、大汉扬威、五凉古都、盛唐通邑、大夏辅郡、蒙元故路、明清凉州等七个单元,集中展出武威出土的以齐家文化玉器、汉代木雕、隋唐墓志铭、西夏文泥活字佛经、元青花瓷等为代表的各时期文物, [1]其中包括马家窑彩陶文化、汉代马文化、五凉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展示了武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3]
专题展览
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
共情·共鸣——武威市博物馆藏民族文献展
该展览为武威市博物馆原创展览,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为主线,通过讲述武威两千多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揭示武威和甘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重要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凸显爱国、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展览遴选103套168件馆藏民族文献珍品,展品时间跨度从汉代到民国,类型包括简牍、文献、拓片、木板画、雕版、大藏经、古籍图书等,材质有纸、木、铜、石、绢类,文字有汉、西夏、藏、回鹘文等。 [16]该展览被评为2024年度甘肃省“博物馆里读中国——文物里的甘肃故事”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16],已先后在湖北省武汉博物馆 [19]、河北省唐山博物馆 [18]、邯郸市博物馆等地开展。 [17]
临时展览
“儒风蔚然——武威儒学文化展”
该展览以武威古代儒学及文教发展为主线,共展出馆藏古籍文房、名人书画、明清家具等文物展品84套233件,集中呈现了武威历史上儒风盛行、文脉绵长、文教发达、英杰辈出的文化繁荣景象,以及古代武威人创造的辉煌灿烂文化。 [3]
“彩鸢蹁跹——黄兴玉手工风筝作品展”
馆藏文物
播报编辑
综述
截至2024年5月,武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46191件,其中一级文物170件,二级文物283件,三级文物631件。 [13]馆藏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汉简、汉唐木雕、西夏木版画、西夏文文献、明代大藏经、清代水陆画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文物、少数民族文献文书等文物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3]藏品总量在省内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在全省14个市州位居第一位。 [13]
馆藏精品
- 铜奔马
铜奔马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为东汉时期的青铜器。 [26]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重7.15千克。 [26]奔马整体造型矫健,体态轻盈,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三条蹄腾跃,右后足踩于飞鸟之上,而飞鸟的体积很小,能够支撑如此庞大的马匹,足以证明工匠对力学平衡原理的掌握达到极致,因而它又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 [26]1983年,它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26]
- 舞蹈纹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盆出土于武威新华乡磨嘴子,为泥质红陶,敛口,平底,黑彩纹饰,口沿处绘有一圈黑色宽带纹。 [22]内壁描绘有人形舞蹈图案,舞蹈人像分为两组,每组9人,舞者头戴头饰,身着裙装,正手拉着手跳着舞蹈。 [22]它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五件马家窑文化时期多人舞蹈纹盆之一,为国家一级文物。 [22]
- 黄釉陶盉
盉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也为酒器。 [25]黄釉陶盉为汉代陶器,陶质,敛口,短颈,鼓腹,圜底,圆柱状三足。 [25]盘形盖,盖与器身有扣连接,腹上部为弧形短流,另一侧为四棱柱状短柄,通体施黄釉。 [25]其器型小巧,结构完备,为国家一级文物。 [25]
- 墨绘镇墓兽
镇墓兽是楚文化丧礼的一种代表性器物,人们按照丧葬习俗将其放置在陪葬墓室或者祭祀宗庙中,以震慑妖魔鬼怪,保亡灵安宁,福佑子孙后代。 [24]墨绘镇墓兽为汉代木器,松木质,身长36厘米,高21厘米,尾长29厘米,角、躯干、四肢、尾分别雕造后粘接而成。 [24]身体微后倾,四肢曲弓,双耳紧贴脸部,低头、翘尾、抵触。 [24]通体墨绘弯曲的短线条,黑蹄。 [24]它是展示古代社会丧葬观念的实物标本,为国家二级文物。 [24]
- 彩绘漆木鸠
彩绘漆木鸠为汉代漆木器。长16厘米,宽6厘米,高11厘米。 [8]鸟为卧姿,双目平视,口中含物,两翼收拢于背部,尾呈平行片状,两足曲伸,中有方形卯,为杖杆接榫处。 [8]通体墨彩绘制,从颈至腹绘鱼鳞状羽毛,两翼及尾上部绘鱼骨状羽毛。 [8]它是研究汉代尊老养老制度的实物资料,为国家一级文物。 [8]
- 青铜鍑
青铜鍑出土于武威张义镇,外形似一个放大的高脚杯,圈足、弧腹、肩部有3只虎耳。 [8]据专家推断其为战国末至西汉初游牧于武威一带的匈奴王公贵族御用之物,根据器物上的烟熏的痕迹和内壁似脂肪类的垢物判断,可能是熬煮牛羊的炊具。 [8]这件铜鍑是甘肃境内发现的器型最大的早期青铜器,反映了匈奴高超的铸铜技术,为国家一级文物。 [8]
-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卷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卷出土于武威新华乡缠山村亥母洞,为西夏文献文书。 [8]土黄色夹丝棉纸,折叠装,呈长方形,每页7竖行,每行17字,单页共53页,另半页。 [8]边缘残,局部缺,经文有首无尾,首题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卷”。 [8]字迹墨色不均,线条粗细不匀,行、列排列不齐,为泥活字印本,为国家一级文物。 [8]
文化活动
播报编辑
活动建设
2025-08-04,由武威市博物馆、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武威市凉州会盟纪念馆、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塔映灯辉——凉州会盟暨藏传佛教文物展》,在武威市博物馆开展,成为武威历史上首次由本地多馆联合举办的展览。 [5]
2025-08-04,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武威市委宣传部、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协办,敦煌研究院、武威市博物馆承办的《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在武威市博物馆开展 [7]。
2021年9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代作家莫言在武威市参观调研,期间参观了武威市博物馆。 [6]参观活动结束时,莫言有感于武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日新月异的发展繁荣,执笔题写了“河西都会”四个大字,表达了对武威的感受和印象 [6]。
2025-08-04,武威市博物馆组织开展了以“清明时节 纸鸢寄情”为主题的社教活动。 [28]社教老师带领青少年和家长参观了基本陈列及新设展览《七分打扮》,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随后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相关历史故事,并引导孩子们进行以清明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最后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DIY手绘纸鸢,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8]
2025-08-0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由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武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武威市“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武威市博物馆开幕。 [29]本次展览主要面向全市社会各界征稿,展现了武威的发展成就与人民精神风貌。 [29]
2025-08-04至5月5日,武威市博物馆开展夜游活动,开放时间延长至21点,让市民游客有更多机会了解武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7]活动期间,讲解员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随后,工作人员为游客带来知识问答和幸运大转盘小游戏、精美礼品,让市民游客度过一个有趣又有料的假期。 [27]
学术研究
为了让全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武威市博物馆在2023年出版了《河西都会 天马故乡—武威历史文物精品图集》。 [32]该图集由武威市博物馆编,馆长魏学礼为主编,副馆长曹开耀和杨瑞为副主编,编辑人员为馆内专业技术人员,由读者出版社出版发行。 [32]
学术交流
2025-08-04,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士俊受邀,在武威市博物馆作了题为《有一种精神,因敦煌而生——传承和弘扬“莫高精神”》的专题讲座,从敦煌石窟的基本概况、主要内容、珍贵价值和秉持“莫高精神”推进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等四个方面,为听众深度讲解敦煌文化、深度解析“莫高精神” [7]。
2025-08-04至22日,甘肃省博物馆社教部徐铭泽和李有忠应邀,在武威市博物馆开展帮扶工作,就博物馆讲解技巧、社教活动策划、馆校合作开展以及志愿者培训等领域开展了讲座,并在展厅进行实地观摩交流。 [31]
2025-08-04,武威市博物馆邀请了甘肃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副研究馆员王菊老师,开展了题为《馆藏糟朽丝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为例》的专题学术讲座。 [33]
2025-08-04至6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典籍博览交流工作委员会年会在甘肃平凉召开。 [35]会议上,武威市博物馆通过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典籍博览交流工作委员会的集体表决,正式成为成员馆,武威市博物馆馆长魏学礼成为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典籍博览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 [35]
2025-08-04,由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武威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武威考古学堂”第十四期讲座,在武威市博物馆举行,本次讲座以“凉州文化的历史脉络与独特内涵”为主题,特邀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元辉担任主讲。 [34]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2020年12月,武威市博物馆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2021年10月,武威市博物馆馆藏大藏经(藏文版)保护修复项目被评为“2021年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2]
2023年6月,武威市博物馆成为第二批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10]
2023年3月,武威市博物馆入选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拟表彰建议名单”。 [11]
2024年1月,武威市博物馆被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
2024年5月,武威市博物馆原创展览“共情·共鸣——武威市博物馆藏民族文献展”被评为2024年度甘肃省“博物馆里读中国——文物里的甘肃故事”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16]
2024年12月,武威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14]
2025年5月,武威市博物馆陈列展览《妙象丹青——武威水陆画艺术展》《共情 共鸣——武威市博物馆藏民族文献展》分别荣获2025年度甘肃省“博物馆里读中国——文物里的甘肃故事”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和2025年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优胜奖。 [44]
文物保护
播报编辑
武威市博物馆藏大藏经(藏文版)保护修复项目是国家文物保护经费支持的甘肃省重点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于2020年正式开工建设。 [36]武威市博物馆人员历时3年,完成了6020叶藏文大藏经的保护修复。修复后的大藏经纸张平整,颜色协调,终止了病害的侵蚀,恢复了其完整性,使原本粘连无法展示的经叶有了重新展示、研究的机会。 [36]该项目荣获“2021年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2021年12月,武威市博物馆受邀,派代表参加了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大学联合主办的2021全国文物藏品保护与修复论坛,领取了奖牌和证书,并在现场作了“武威市博物馆藏大藏经(藏文版)保护修复项目汇报”。 [30]
作用价值
播报编辑
武威市博物馆是全面反映武威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传承、人文社会的通史博物馆,藏品总量在省内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在全省14个市州位居第一位。 [13]武威市博物馆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37]武威市博物馆为广大市民打开了一扇了解、体验武威文化的窗口。 [37]
随着馆内各项基础设施和功能的日臻完善,武威市博物馆已成为对外展示武威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成为武威建设文化旅游名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9]
机构设置
播报编辑
武威市博物馆内设党政办公室(财务室)、安全保卫部、保管研究部、陈列展览部、社会教育部、设备维护部六个职能部门, [39]并设有监事会 [40]、理事会 [41]。
参观信息
播报编辑
地理位置
武威市博物馆
参观须知
-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正常开放,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等特殊情况详见具体公告),开馆时间为9:00,16:30停止入馆,17:00闭馆。 [15]
- 注意事项
1.观众入馆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人证相符方可入馆。 [15]
2.讲解服务、团体游客,需提前预约。 [15]
3.观众入馆须自觉接受安全检查,贵重物品请自行妥善保管,小件物品请自行存入存包柜,大件行李请主动寄存至服务台。 [15]
4.讲解服务开馆日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提供各一场免费义务讲解,同时提供付费人工讲解、VR真人实景讲解和智慧语音导览服务。 [15]
交通线路
可在武威市搭乘9路公交车,在“市博物馆站”下车,旁边就是武威市博物馆。 [42]